2024年10月6日至12日,由北京海外联谊会指导,海淀地区海外联谊会、新西兰国际美术交流协会联合主办,新西兰画笔艺术学校、新中友好协会奥克兰分会、新西兰北京商会共同承办的2024年“你好!中国”《中新对画》新西兰青少年走进北京“写生中轴线,参访三山五园”艺术交流活动闭幕式暨写生作品汇报展在北京海淀区东升产业园顺利举办。
这群华裔青少年是新西兰青少年艺术交流参访团的成员,近日他们在北京参加了为期7天的2024年“中新对画”新西兰青少年走进北京“写生中轴线,参访三山五园”艺术交流活动。
活动由北京海外联谊会指导,海淀地区海外联谊会、新西兰国际美术交流协会联合主办。活动期间,新西兰华裔青少年们走进金秋时节的北京,领略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底蕴,沉浸式感受三山五园的美丽风光,用手中画笔绘出北京中轴线之美;还走进高校、艺术研究院、科技馆和产业园区,感知首都发展新风貌。
在参观天坛公园时,趁着夕阳正好,少年们在祈年殿红墙边席地而坐,他们手持画板,挥动画笔,将眼前美景一一捕捉。不一会儿,一座座“祈年殿”跃然纸上,呈现出这座古建筑的韵味与风采。
“嗨!姐姐,我们画了一幅你的肖像送给你”“哇!太厉害了,我要拍照记录,谢谢你们!”写生之余,几位华裔青少年发现了穿着旗装在宫墙下拍照的游客,立马拿起画笔记录这一刻。
“此行我们发现了北京之美,既有古典之美,也有现代之美。”参加活动的华裔青年刘厚均告诉记者,这次他创作了两幅作品,其中一幅素描画的是古色古香的北京胡同和四合院,还有一幅水彩画,画的是在路上看到的风景,一片绿树间有一栋红色的房子,当时觉得很漂亮就记录下来。
华裔青年尹健豪说:“回到新西兰后,我会将此行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家人朋友。我对中国画情有独钟,中国画意境深远,笔间蕴含哲理和美感。未来我将继续坚持学习,继续探索中国画的魅力。”
为进一步做好重点侨界社团青年骨干团结联系,加强对华裔新生代的团结引领,2024年10月9日上午,由海淀地区海外联谊会、新西兰国际美术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的2024年《中新对画》新西兰青少年走进北京“写生中轴线,参访三山五园”艺术交流活动参访团,赴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进行参访交流。
此次活动由海淀地区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新西兰国际美术交流协会会长王延珂带队,海淀地区海外联谊会秘书处干部杜岩;新中友好协会奥克兰分会会长丁大雄;新中友好协会奥克兰分会财务负责人丁梅;新西兰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工艺美术部部长王泰然;新西兰画笔艺术学校东区校长葛晓燕;新西兰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外事联谊部部长朱思琪;新西兰国际美术交流协会驻北京办事处主任罗溪及参访团学生代表共二十余人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交流合作处副处长王惟惟出席。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主任、海淀地区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刘波为参观团导览,由艺术培训中心贺楠楠担任英文翻译,对馆内名家手稿、戏曲、戏衣、戏单、古建筑瓦当、古代乐器、金石拓本、书画等主要藏品背后的历史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通过交流和参访,宣传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厚重的学术、艺术和馆藏积累,增进彼此的了解与友谊。参访团对艺术研究院馆藏表示极大的兴趣,感受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厚重的人文积淀,为了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海外华裔新生代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丰富包容的中华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双方也表达了进一步促进中新人文交流的意愿。
12日上午,闭幕仪式在东升产业园举行,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庞微,北京市对外友协副会长、一级巡视员王艳霞,北京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褚建好,海淀区委常委、海淀地区海外联谊会会长徐振涛,北京海外联谊会副秘书长黎贤林等出席闭幕式。
闭幕式上,新西兰国际美术交流协会会长王延珂,新中友好协会奥克兰分会会长丁大雄,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北京培黎职业学院理事柯马凯分别致辞。新西兰国际美术交流协会与东升镇同心苑、罗中汇金侨之家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份协议不仅是合作的见证,更将两国的文化艺术紧密相连,为未来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桥梁。
海淀区东升镇党委书记赵仕伟,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凤,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黄贤明以及市文旅局、市文物局、市对外友协、区外办、区文旅局、区侨联、清华大学、北京培黎职业学院相关领导,新西兰青少年艺术交流参访团成员等参加闭幕式,海淀地区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郭莹主持闭幕式。
新西兰国际美术交流协会主席王延珂表示,很多华裔青年是第一次来北京,此行中他们领略中国的山水风光,也感受到科技的发展和蓬勃的创新浪潮,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回忆,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